轉眼又兩個月了,有一種世界突然都失控了的感覺。要說不恐慌實在是太假了,畢竟曾經生活在平行世界啊,變化真的太快。就像每天到鐘看一下今日確診就結束了重要的事情一樣,這種麻痺的感覺倒是讓我有點緊張。從去年爆發後,就非常謹慎小心地度日,至今也為此生了幾次氣,和家人耳提面命到又情緒爆炸,朋友說:「每個家都需要一個糾察隊。」突然就被點到了。好像從小就是這種角色,就算已經到了指正會覺得痛苦的年紀也還是沒辦法控制自己不要開口。
批踢踢有時真的給人很大的壓力,看那些已經不曉得是反串還是真心話的可怕,連對象不是自己都覺得不舒服,忍不住想到韓國惡評文化。有時覺得臺灣真的有各式表達意見的自由,但是不是已經有太多假藉言論自由而凌駕於他人精神之上的暴力了呢?所以最近當起了活在自己世界的渾蛋,看完今日確診和記者會後,就讓自己回到小世界去了。說到自主封城,同事們都是休假要出門走走的個性,對於我這種可以足不出戶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這回倒是讓我發揮了強項。
開始休假頭幾天同事們還會聊天,聊到覺得自己廢到不像人等等的覺得很有趣,個性大相逕庭的我們卻能和平的在工作上共事兩三年以上,這就是緣分吧?想想其實我在家裡真的有好多事情,寫日記手帳同人文、看電影電視劇、聽歌唱歌拍照偶爾跳舞、甚至最重要的睡眠或發呆,這些曾經他們看來覺得有些乏味的日常突然被合理化成拯救世界。果然這世界什麼事情活得久了都能見到啊。
說到這次拍照,終於久違起了安定心情的效果。默默地把囤物症老媽塞滿的客廳整理了一下,重新清出了個位置拍照。這幾次整理都讓自己心情不要被影響,純粹做著整理這件事果然讓我心情愉悅不少。翻出了很久很久才會穿一次的外出短褲,穿得像曹一樣還真的拍出的腿很長錯覺的照片,心情更愉悅了w。也因為好奇2012年開始Instagram帳號到底是怎麼在今時今日發到近七千張照片而備份下來看 ( 發太多照片無法滑到底的帳號啊ˊ_>ˋ ),因為不喜歡一篇貼文使用兩張以上的照片 ( 曾經試發了兩次覺得還是不喜歡 ),所以這類型的照片仍是單獨發出,隨便就是二三十張。若再加上我妹兒子的照片也是這樣的發法,緊追在自拍照後,真的要不上千張很難啊。好友吐槽妳才知道妳發了多少,但這次我卻無法對她開口:「如果哪天發生了什麼事,至少我留下了能看見我的東西。」當然也許也沒有人想看也說不定,只是現今科技就是這麼強大,不利用一下感覺隨時會被淘汰啊。
突然就進入了店休,每兩三天等著宣布上班的心情很是煎熬,就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補了一下劇。曹的看了《明堂》《搖滾70》《緣起不滅 / 假如愛有天意》斗娜的看了《朝韓夢之隊》《麻藥王》,還看了《我是遺物整理師》等等,目前在猶豫要看結局似乎不怎麼好的《神的禮物14天》還是重看《秘密森林》,通常在這猶豫的時間我又躺著聽完了兩個小時的歌。什麼事情都要做好心理準備才開始的習慣感覺真的要改一改,比如大家用餐時可以一邊看劇,但我真的還沒有辦法同時做到這樣,太難專心了。
目前正聽著SHINee的歌,一直以為自己是除了主打之外都不太熟偽粉絲,沒想到放出來的歌能講出將近一半,看來這十三年我也是真的有認真追過他們的,至少在我聽了各種語言的歌曲之後,最終回到了這裡還是熟悉的。這種感覺還是有點不太真實,就像成員們說的覺得還有一半是新鮮人。當年我也才14歲就這麼追著他們到現在十三年,真的是時代的眼淚啊。看見Spotify統計光是RDD我都聽了九千分鐘,就足以說明自己對於音樂的依賴和熟悉事物有多放不下了XD。當年才15歲的泰皮過兩天也要入伍了,人生啊,真的是過得太快了。
最近也開始思考自己寫文的想法,一直會糾結於莫名細節的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開始寫的呢?寫文的過程的確娛樂到了自己,但真的是角色們可以發生的故事嗎?總是抱著這樣惴惴不安的想法矛盾的寫著故事。可能也是因為想起了當年在伽利略最終篇 ( 顯然不是 )暫別文章收到的留言,容易因為他人留言感到開心的我也同等地對待了那句「後會無期」,也是現在寫文都要加上後記的原因。公平對待我所有喜歡的CP卻也沒辦法同時偏心任何一對,儘管我喜歡過很多對但我一次只能投入一對的情感。雖然不知道當年那位留言的會不會看到我後來寫的文章,但還是想說:「我真的沒有也不會放棄湯薰。」直到最後都不會跟他們告別,他們占據我人生太長時間了,不會隨便丟掉的,都是我珍藏的人生一部份。
又寫完文忍不住來嘮叨一番了,這也是我活到現在這年紀該經歷的事情了嗎?腰痠大概也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