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小心就過了半年才想起來好久沒補上的後記們......。
《빼빼로 데이》
直譯就是Pepero Day,算是追始木汝珍之後每年都會特別期待的日子之一,還有兒童節或是情人節之類的,前兩年都還會有不少可愛的圖可以追(但也越來越少了QQ......)。會想寫這一篇主要也是因為自己也是常常因商人行銷手法而掏錢的消費者之一,身為巧克力愛好者不得不說能夠因此有特價購入的機會也算是小確幸吧?不過不像我有特定喜愛的品牌和口味,想像始木站在食品前面困擾的身影和他也許會為了省略時間而通通買下的結果寫出了這篇。
雖然第二季兩人的關係更加熟識,但其實更喜歡第一季時汝珍給他糖果或是塗鴉時的自然,所以也是想著那樣的形象也出這篇的。在『始木忽然想起草莓口味的那一個。』這一句時想到的是他們第一季在吃麵包時,金正本自然地去分了始木那塊麵包而始木卻是想起他被汝珍分食湯飯的畫面,光是想起秀妍編劇在寫這一段的時候都覺得好激動。也忍不住想著如果當時他等待汝珍回答時旁邊沒有張健幫忙會是怎樣的畫面,於是就有了這篇兩人這樣的安排了。
有時候始木的一些話沒有說清楚汝珍能get到(比如指示她點泡麵而不要吃烏龍麵),汝珍意有所指地表達他也能理解(「至少讓那兩人的其中一人不要被解雇」和「抓兔子」的簡訊等),但我更喜歡人和人之間處於曖昧時那些會錯意的部分,會讓人更容易心癢癢的、也許就做出難以預料的行為。
如之前曾說過的,比起每一篇都是接續故事內容的表達,更傾向每一篇能獨立存在的方式來寫更多可能性的故事。這篇便是其一能表現的樣子,始木偶爾的行為可以讓故事的曖昧直接結束卻不會太突兀,我是這麼想的啦。
《이상하다》
翻譯過來就是『很奇怪』,那句在汝珍噘起嘴問始木她的口紅如何時,始木頭也不抬地那句回答。
當初會很有動力學習韓文也是抱著『希望有朝一日能用他們的語言寫出他們的故事』的想法開始的。雖然兩年前這樣的想法實在是痴人說夢,但現在已經能理解不少和能夠用簡單的句子表達出我所想像的他們真的是很令我感動。所以這篇是以韓文為主要寫作對象,才又翻譯回中文意思的,所以能表達的真的很不同。
重新看回中文的就感覺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其實在韓文中我所想表達的便是始木偶爾對於自己不自信的部分,也許會讓他反常的沉默,而汝珍又總是敏銳地能發現這點,並用她的方式去給予安慰和建立他的信心。很喜歡第二季始木頭痛後恢復,汝珍那句「變得堅強了呢!我們檢察官。」後始木微微偏過頭看起來面無表情的那一個畫面,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但我真心覺得那句話會像是種子留在始木的心中,想想第一季獨自倒在自家地板上和已經習慣收拾殘局的畫面,和這次有人陪在身旁並安慰的場景,不管日後始木會再遇到怎樣的情況而發作,汝珍那句話一定都會讓抱持著身邊不會有人的始木變得不同。
大概是這樣的想法。取名無能只能用他們兩季都出現過的이상하다來做標題了。
《理由》
這陣子這樣補寫後記的時候都會再次重看自己寫的這些故事,發現自己寫文時期的狀態總會影響著故事中的發展。而那陣子也總是在思考過去對我所帶來的影響。
『汝珍接過杯子時忍不住注意是新買來的杯子。』想表達的是始木在第一季的家中幾乎空蕩蕩的,第二季也是因為公務要搬家才能瞥得一角,但我想始木在遇見汝珍之後,尤其是在看過第一季她家中那樣的放置後,也許也會有那麼一瞬間想要為自己的家中布置點什麼;第二季他在高速公路停車場看著別的家庭出神的畫面讓我有了這樣的想法的。所以才寫了始木買了新的馬克杯,他可能不會特別讓誰進入他的家中,但也許會希望招待汝珍時不再只有外帶杯之類的。
『這不是你的錯。』是整篇我想傳達的想法,可能也是潛意識希望能聽見的話吧?總覺得這句話若是由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人說出來的話,會更有特別的意義。始木也許還沒能發現汝珍對自己的重要性,但光是第二季禹部長的威脅和崔團長的調侃也能知道兩人在他人眼中確實不太一樣,尤其是前者的話之後,始木跑去找崔團長的安排,他也許沒能意識到這已經是什麼樣特別的行為,但不能否認汝珍的存在對他而言也很重要。
那個牛奶瓶雖然只在劇本中出現過,但對他而言也許不只是過去被保留下的記憶,同時也是他珍貴的『情感』。所以在故事最後結局是安排始木好像能知道自己的感覺,並像第一季一樣大多留在獨白的部分,自己知道就好。有些事不一定要有說出的理由,順著直覺決定一回也不錯。
很喜歡這些平行宇宙的故事,始木和汝珍在這裡很幸福呢
回覆刪除真的很謝謝你的喜歡,這些自言自語和幻想的世界裡能有人得到共鳴真的讓我很感動,謝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