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4

20230604


 



這本書前陣子看見就一直很有興趣,好不容易每月一書77折購入之後就一直放著。昨天終於覺得自己做好準備要來看書,結果在店裡就忙到只看了一點點,情緒斷斷續續的有點可惜(雖然也是因為上班沒辦法更集中看小說類型的才帶這種就算打斷了、一邊做事也足夠分心來思考的書)。用各式各樣的詞彙定義或解釋自己的行為好像就是人類特有的行為,真的覺得這點很有趣w,從韓國人特別熱衷的MBTI到人類圖、星座、血型等等的,甚至到生病也會有自己的名字來區分並治療。

高中時在輔導室老師的初步認識下大概覺得自己就是憂鬱症,但當時不理解焦慮症的存在。等到了大學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看身心科被醫生說是社交恐懼症後,覺得自己就是貼著這兩種標籤,當時的我資訊接收不夠多、也無法接收更多。這些年隨著相似的病症越來越為人普遍和熟知後,書籍和知識就更全面了,雖然覺得門檻變低,卻同時矛盾覺得選擇過多、也許想了解的入門者會難以下手挑選就是了......。拉回正題,看了一本又一本的自我療癒書籍,真的覺得這是條很漫長的路,從有病識感到如何看待情緒,甚至是這兩年更新到的「創傷」一詞後,其實有感自己的轉變(雖然鬱期時還是很難以度過就是了)。這次新接觸到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真的是在看序就讓我覺得『就是這個了!』比起搜尋相關資料或被醫生安下憂鬱症和不特定焦慮症症名更覺得有共鳴和貼切的新名詞。當然可能也是目前共感程度的比較高所以才這麼覺得,不是質疑醫生的專業,只是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新生出來的名詞總是會更加解釋自己的狀態所以這麼寫的。

不過今天的進度也不是很多,加上其實每一段文字都會反覆讀上並消化好一會兒,只能說這本書可能會是我近期的重點。到時書架上相關書籍都看完再來整理一篇心得好了。

帶回來我今天想寫日記的原因,昨天下班後一到家就看見向著我奔來的我妹兒子。一樣等消毒完全身我才靠近他,雖然想到接下來十多天的班會很累、雖然我真的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想先洗澡、雖然我安排了很多的事情想要完成,但在他面前就只能通通排到後面......。有些無奈,但更多的是想陪伴他的心情。

每一次其實見到他都比之前再不同了一點點,從一歲半第一次來到我房間還只會依依喔喔用手指,到現在機哩瓜啦停不下的五歲,除了感嘆時間流逝之快,更想抓緊時間學習。學什麼呢?學所有我已然忘記的記憶。尤其這兩年開始接觸創傷這主題後,更有點以此為我們相處時的主要導向。

他每次吃飯都會吃很久很久,而每次回來只要我在家就會咬一口飯、就打算爬到我腳上坐。昨天實在忍不住就問了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想坐。」但沒幾分鐘就轉成正面硬要我抱著他。「為什麼要我抱你?」他突然很小聲地說:「因為我會怕。」我就不解了:「怕什麼?」他說:「我怕暗(一邊指著他吃飯位子後面沒開燈的浴室)。」「那你為什麼會怕?」「我就會怕,會哭。」突然想起他睡覺一定要有燈的習慣。把他拉開點距離,看著他的眼睛:「哭也沒有關係,大人也會哭啊!」換他就反問:「為什麼大人會哭?那阿姨妳也會哭嗎?」我就回答:「阿姨也會哭啊!因為難過、因為害怕。」他就說:「大人也會怕嗎?」差點脫口而出『大人怕的東西可多了,尤其怕沒錢。』(欸)。

他總是很快就轉移話題,不知道為什麼我就跟他說了他媽媽小時候很愛照鏡子:「你媽媽超喜歡自己的。」他就說:「(用手臂比了一個他所能張開的最大距離)這麼多的喜歡嗎?媽媽為什麼喜歡自己?」我答:「這可能要問你媽媽哈哈哈......。」聽到他的『為什麼』突然覺得不太對,接著問他:「你不喜歡自己嗎?」他又變得很小聲地回答:「沒那麼喜歡......。」腦袋直接連結了書中的內容和記憶中不好的那一部份,我一樣看著他、確認他能聽見我說的每一句話:「沒有關係,從現在開始喜歡自己好不好?阿姨也在練習。」他真的是瞬間瞪大雙眼盯著我:「練習喜歡自己嗎?」差點就在他面前哭出來了,他的問句和我前陣子的狀態,大概還有其他情緒吧?我就點點頭。總之最後是跟他打勾勾,我和他幾乎每次見面都會約定一些什麼,聽著他下一次見面時開心地跟我說:「我有吃飯很快、一次。」或是其他分享的事情都很開心,也會依照約定(如果有說要給他禮物)給他。

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幾乎毫無例外都有獎勵和懲罰,但長大後總是記得後者多一些,有的甚至影響到成人之後。我想,以前大家都不會強調自己的教育方式(但都心知肚明絕對有打罵小孩,甚至認為這就是教小孩的過程),但我想在不過度干涉妹妹家庭教育之餘,也讓他知道、至少在他覺得難過的時候,也有地方可以讓他說。儘管這社會現在對於情緒的接受度還沒那麼高(甚至有將正常的情緒表現定義為負面,比如難過、憤怒這些都認為不該被表現出來),但我希望他成長的過程裡能認知到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有任何情緒都合理(當然不包括破壞),只要找對出口、有好的溝通方式,沒有小孩是壞小孩。

本來還很擔心這樣會不會寵壞他,讓他變得無法無天之類的......,但截至目前他在我這邊的反應都是能聽懂且願意執行,這真的讓我有些意外。我妹也說:「他超聽妳的話。」我想,好好聽他說話他當然也能聽別人說話啊!孩子就和大人一樣,都需要有個傾聽的對象或出口。當然以上所有對話,只要不是他偷偷告訴我的秘密,我都會完全地跟我妹交代,算是給她一個教育時的參考,畢竟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但我也想幫孩子說沒有人教他們,他們當然就也是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啊!我的家庭學校生長教育環境給不了我的東西、甚至是給了我的東西,把這些經歷調適過後,把適合的留給他,那些不適合也不該存在的東西,我不想讓他有一樣的記憶。

每個人都該是獨立且值得被尊重的個體,我希望他能記住他是被愛且有能力去接續下去。我本來以為我失去了這樣的能力,但總是在和他溝通的過程中又感覺到暖暖的,我想不一定是我給他的東西更多,說不定他給我的更多......。

只是想記下這些亂七八糟的心得,希望我還以後看回這段日記,能記起他成長時的一個小碎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