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過來沒幾天就寫個不停,感覺是想在復工前多寫一些。最近又陷入一種奇妙的迴圈裡,我想寫文→所以寫了→發表之前都很興奮→發表之後突然又不覺得自己寫的足以表達主題→後悔但同時會沉浸在寫完文的喜悅當中。總之這樣兩極的心情讓我有點不安(我太懂那會接著發生什麼了。)
在睡前發完之篇同時很興奮發了噗和推,但睡了二十分鐘清醒到天亮的期間(對最近的作息真的糟透了)就又刪掉了。總覺得人類圖中我的個性也說明了這部分,既希望能被看到,卻又害怕真的被看到。儘管已經意識到這就是我的一部份,但還是難以適應(離題 )。
這篇的念頭是出於「當兩人完全融入彼此的生活之後,還能意識到愛的存在嗎?」雖然覺得這主題有點落於世俗w,但不得不說這世界上沒有愛實在是走不下去,比如我就是抱著對他們兩人的愛才能堅持寫到現在,比如雖然現實中從來沒說過(很小時候那種對家人說的不算數,根本不理解的東西說出口並不具意義,我是這麼認為的。)但我還是很愛已經去當天使的我家狗狗。總之是在最近試著再多瞭解自己時,想逼著(?)自己去面對的一個問題:愛,於是就借著始木汝珍來討論這樣的主題了。
我之前的房間曾有一面與鄰居太靠近的窗戶讓我感到有些不自在,但那扇窗總是可以在天亮的時候送進陽光,在沒裝冷氣的悶熱夏天還能送進一點點微風,是我對那小房間為數不多、物理上的喜歡。現在的房間是關上門的話完全無法辨別時間的位置,所以偶爾會醒在奇妙的時間點。這陣子大亂的作息讓我想起了前一個會進入房間的陽光,所以這篇試著描寫了很多的光線,就從陽光開始這篇文,也算呼應《Trust》裡或是其他曾經說過他們彼此都像太陽一樣的句子。
『緩緩地清掉所有未讀訊息後,又放回原本的位置。』雖然之前曾經寫過自己對於他人的訊息總是有求必應,但這些年發作了幾次之後,我開始試著在僅有自己的早晨黑暗中(我的房間很黑w),只要不是對著我講的話都已讀就好;而單獨對著我的聊天則留給清醒後再說。覺得這樣的事情也很適合出現在汝珍身上。
『難得完美的早晨──如果始木沒去加班的話。』對於我來說完美的一天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入睡並一覺睡到自然醒,在無事的一天依著自己的節奏完成所有想完成的事。偶爾也會很好奇對於他人來說怎樣是完美的一天,只不過這問題我還沒能向身邊人問出口,也許這次開工後會被我拿來當成聊天話題之一。(這篇真的好多好多這類型關於自己本身的疑問啊......。)
『勤勞地把被單枕頭拿去屋外拍一拍便回房看書就是他的休假日常』想起推特上有一條是左邊汝珍躺在床上滑手機,右邊是始木站在陽台抖著毯子的推。想像他們這樣的生活讓我感到很新鮮,所以可能這陣子這幾篇都會更偏向居家一些。
『情緒就像是一件衣服,人都會在不同的場合穿著不同的服裝,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也是一樣,會有不同的情緒幫助自己去面對。』最近剛看完《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對於情緒的說法突然想這樣寫出來。『始木偏過頭看著自己的樣子』這畫面可想像第二季始木去吃白菜那邊,看著汝珍問說:「這是浪費時間嗎?」
接下來這一段就像之前提過,比起誰拉著誰更喜歡彼此一起前進,同樣的也覺得理想的愛情應該是能讓彼此都變成更好的人。(當然也都是理想而已w這些年看著各種恐怖情人也是ˊ_>ˋ)總之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真的很重要。
誰載著誰這畫面其實一想就能知道該怎麼安排了,『因為在警監找到我之前,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這句話也想過會不會有點太過頭,但又覺得已經意識到生命有多麼脆弱的始木,在某種程度上認知到自己的心情後就會試著表達,也算是呼應前面汝珍讓始木練習的部分。
前陣子重聽日文歌的時候也聽了放浪兄弟的《Ti Amo》但覺得歌詞似乎沒有非常適合,所以又查了下資料,這句Ti Amo僅限於情人或夫妻間使用,覺得用《I Love You》無法表達那種只屬於他們的感情且覺得太過直接,《Ti Amo》似乎能隱約表達主旨但又保持點距離感(雖然覺得近年的歌曲也把這句話唱得不那麼特別了ˊ_>ˋ)。本來打算在文章最後也以這做為結束(原本發表時也確實這樣安排),但今天重看並修改後,覺得還是回歸最適合他們的語言,他們對著彼此,或是我想對著他們,可能也是對著直到現在都還努力活著的人們說的『사랑해』。
也許也是想練習對我自己說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