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

秘密森林 - 有關 Ti Amo


 

搬過來沒幾天就寫個不停,感覺是想在復工前多寫一些。最近又陷入一種奇妙的迴圈裡,我想寫文→所以寫了→發表之前都很興奮→發表之後突然又不覺得自己寫的足以表達主題→後悔但同時會沉浸在寫完文的喜悅當中。總之這樣兩極的心情讓我有點不安(我太懂那會接著發生什麼了。)



在睡前發完之篇同時很興奮發了噗和推,但睡了二十分鐘清醒到天亮的期間(對最近的作息真的糟透了)就又刪掉了。總覺得人類圖中我的個性也說明了這部分,既希望能被看到,卻又害怕真的被看到。儘管已經意識到這就是我的一部份,但還是難以適應(離題 )。




這篇的念頭是出於「當兩人完全融入彼此的生活之後,還能意識到愛的存在嗎?」雖然覺得這主題有點落於世俗w,但不得不說這世界上沒有愛實在是走不下去,比如我就是抱著對他們兩人的愛才能堅持寫到現在,比如雖然現實中從來沒說過(很小時候那種對家人說的不算數,根本不理解的東西說出口並不具意義,我是這麼認為的。)但我還是很愛已經去當天使的我家狗狗。總之是在最近試著再多瞭解自己時,想逼著(?)自己去面對的一個問題:愛,於是就借著始木汝珍來討論這樣的主題了。


我之前的房間曾有一面與鄰居太靠近的窗戶讓我感到有些不自在,但那扇窗總是可以在天亮的時候送進陽光,在沒裝冷氣的悶熱夏天還能送進一點點微風,是我對那小房間為數不多、物理上的喜歡。現在的房間是關上門的話完全無法辨別時間的位置,所以偶爾會醒在奇妙的時間點。這陣子大亂的作息讓我想起了前一個會進入房間的陽光,所以這篇試著描寫了很多的光線,就從陽光開始這篇文,也算呼應《Trust》裡或是其他曾經說過他們彼此都像太陽一樣的句子。


『緩緩地清掉所有未讀訊息後,又放回原本的位置。』雖然之前曾經寫過自己對於他人的訊息總是有求必應,但這些年發作了幾次之後,我開始試著在僅有自己的早晨黑暗中(我的房間很黑w),只要不是對著我講的話都已讀就好;而單獨對著我的聊天則留給清醒後再說。覺得這樣的事情也很適合出現在汝珍身上。


『難得完美的早晨──如果始木沒去加班的話。』對於我來說完美的一天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入睡並一覺睡到自然醒,在無事的一天依著自己的節奏完成所有想完成的事。偶爾也會很好奇對於他人來說怎樣是完美的一天,只不過這問題我還沒能向身邊人問出口,也許這次開工後會被我拿來當成聊天話題之一。(這篇真的好多好多這類型關於自己本身的疑問啊......。)


『勤勞地把被單枕頭拿去屋外拍一拍便回房看書就是他的休假日常』想起推特上有一條是左邊汝珍躺在床上滑手機,右邊是始木站在陽台抖著毯子的推。想像他們這樣的生活讓我感到很新鮮,所以可能這陣子這幾篇都會更偏向居家一些。


『她聽出了話後面沒說出的『我們才能一起走得更遠。』』這次重看時實在太喜歡他們的默契,不管是一個眼神,還是接起電話就能演戲給不願說出真相的嫌疑相關人看。忽地想起第二季禹部長威脅始木的畫面,那種「誰也沒說出口,但誰都看得出汝珍對始木來說很重要。」的感覺。可能也是漢江邊的畫,始木以為自己什麼也沒表示但汝珍卻點出他確實生氣了這件事。她能讀懂他、也能聽出他的弦外之音,有點抽象。


『隨手抽了件不是自己的外套也不會有違和感。』算是延續《Raining Day》那篇的念頭,覺得汝珍可以穿著始木的衣服也不被發現w。仔細看了一下第二季,汝珍雖然穿著看起來有些大件的外套但其實肩線都是合身的,所以如果穿一般始木的衣服也許真的會不合身,但如果是始木那件棕色風衣,感覺就是穿了不會發現的其中之一件。


『腦袋不合時宜地想起曾經有朋友就是這樣發現對方出軌。』這大概也是我一直以來都不太相信人的真心話吧?始木雖然情緒上不太會有明顯波動,但汝珍做為情感豐沛的人,覺得她還是會偶爾有動搖的狀況,不管是身為警察的本能,還是她豐富的聯想力。看看她在第一季撞見永恩秀在辦公室和始木的對話後,偷偷看著毛衣像發現什麼秘密一樣的動作。


『汝珍牽著腳踏車走在河堤邊,躲進樹蔭下思考著。』在第一季和始木談起爆料者時的句子推論的,「手機,我怎麼想也想不通怎麼會......(省略)。」由此可猜只要有想不通的事情,汝珍便會一直思考直至有解答為止。


『她記得那樣的眼神,從背對著龍山署同僚走向他的那刻起就不時會收穫這樣的眼神。』追著始木汝珍這一年來一直想不通始木到底是什麼時候淪陷,我是說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麼關心汝珍的。重看的時候發現當汝珍在醫院天臺背對大家走向始木和大家在辦公室討論汝珍從內部舉發自己局長的事時,始木的視線就一直跟在她身上。


『果然還是不要在休假日排定計畫,會讓人有種未能如實完成的遺憾。』這是這段休假的我的想法。『看來是我讓計劃提前了。』同樣也是我的想法,最近開始練習稍微不那麼消極一點的想法面對。比如開始運動並不是想要變瘦,而是至少不要變胖之類的,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


『情緒就像是一件衣服,人都會在不同的場合穿著不同的服裝,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也是一樣,會有不同的情緒幫助自己去面對。』最近剛看完《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對於情緒的說法突然想這樣寫出來。『始木偏過頭看著自己的樣子』這畫面可想像第二季始木去吃白菜那邊,看著汝珍問說:「這是浪費時間嗎?」


接下來這一段就像之前提過,比起誰拉著誰更喜歡彼此一起前進,同樣的也覺得理想的愛情應該是能讓彼此都變成更好的人。(當然也都是理想而已w這些年看著各種恐怖情人也是ˊ_>ˋ)總之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真的很重要。


誰載著誰這畫面其實一想就能知道該怎麼安排了,『因為在警監找到我之前,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這句話也想過會不會有點太過頭,但又覺得已經意識到生命有多麼脆弱的始木,在某種程度上認知到自己的心情後就會試著表達,也算是呼應前面汝珍讓始木練習的部分。


『「我們之間最常有的話題,好像不是案子就是吃飯。」「這不就表示這些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嗎?」「也許比這些事情更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則是這次文章中自己最喜歡的幾句話。


前陣子重聽日文歌的時候也聽了放浪兄弟的《Ti Amo》但覺得歌詞似乎沒有非常適合,所以又查了下資料,這句Ti Amo僅限於情人或夫妻間使用,覺得用《I Love You》無法表達那種只屬於他們的感情且覺得太過直接,《Ti Amo》似乎能隱約表達主旨但又保持點距離感(雖然覺得近年的歌曲也把這句話唱得不那麼特別了ˊ_>ˋ)。本來打算在文章最後也以這做為結束(原本發表時也確實這樣安排),但今天重看並修改後,覺得還是回歸最適合他們的語言,他們對著彼此,或是我想對著他們,可能也是對著直到現在都還努力活著的人們說的『사랑해』。










也許也是想練習對我自己說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