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有點錯愕,才轉眼就過了兩個月。儘管一直謹守著『一月三篇』的約定,但沒想到事後得補上這麼多篇後記w本來想著乾脆就這麼放著吧,但重看的時候對於某些設定還是有些想補充的,還是抵不過心裡那聲吶喊,所以來補上了。
《Fix You》
我想,這首歌應該算是滿多人知道的(?)是因為Brutasha的關係才聽到這首,沒想到香港朋友說這首非常知名,實在是孤陋寡聞,好在最終沒有錯過這首歌。看著歌詞想著兩人而寫出的故事。
首先是關於首段汝珍對於始木的成長感到有責任和義務的句子,兩季看下來看得出汝珍真的是非常在意他人、較為敏感的角色,所以無法旁觀他人受害,更會因為動手的是同僚而感到憤怒;猜想從她認識並稍微觀察始木後,會覺得自己或多或少有必須幫他做點什麼的心情,可能汝珍本人也不會意識到這樣的心意,但不管是站在旁觀看他們可能帶點曖昧的目光,還是純粹友誼的面上,我始終相信汝珍是有這樣心意的。
『平凡人』這個詞是我開始治療後常感覺到的瞬間,總之,並不是指始木有自視甚高的想法,而是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已經得出「我的一輩子旁邊都不會有人。」結論後,再反過頭去看這樣獨身其實並不是平凡人的想法,嗯,好像有點難表達……。這麼說好了,大多數人都覺得他可能反社會人格、腦袋不正常,他自身的想法對此並無反駁,也知道自己出身並不完善的家庭環境,再加上第一季的事件,而讓他有了非凡人的經歷,但其實在那樣的保護殼之下,他和凡人無異,同樣會看著成對的戀人或家庭出神,無法否認他曾經有過那樣的畫面(儘管並沒有明確指出他為什麼會有看著那些畫面的解釋。)
分析的部份則是從汝珍詢問始木要吃什麼和要不要喝可樂寫出來的,覺得汝珍這樣的提問方式對比第一季還不熟識和幾乎是開放式(無選項)的片段,還有少年始木在一開始總是被提問的方式而對照推測的。始木並非對事物沒有喜好,而是屬於有選項才做選擇的偏好類型。
始終對於第二季汝珍哭的片段感到難過,覺得如果可以讓始木陪著她,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都好,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寫出來的。穿插著劇中真實存在的片段,則讓我這樣架空寫出來的同人能更有些許說服力,我是這麼想的。
其實這篇原定是想要讓汝珍擔當修復始木的角色,幫他發現自己,但其實也同步讓始木修復了汝珍,在堅持正義感到孤獨的這條路上擔任燈塔照明的存在。我希望他們兩個是彼此相輔相成,最終可以互相依靠的存在,一如既往地希望著。
《너에게 난 나에게 넌》
篇名來自曹的《假如愛有天意》歌名,也是搭配著第二季本篇照片而想像的片段。(也算是部分延續上一篇關於他望著休息站他人思考的那幾幕。)
被人認錯爸爸的部分是一個很久以前閃過的念頭(想起我的筆記裡寫著密密麻麻的念頭,都還等待著被發展成文章中w),想看始木被迫陷入窘境,也想讓汝珍看見能真的發自內心笑出的畫面,更想看到他們也身入其境在始木曾經看著的畫面之中,於是便這麼安排了。
故意讓始木在開動前留意手機是覺得始木應該也有發現這件事,而且必須讓他確信『和韓警監一起有很大的機率能吃上飯』是對他而言很重要的一件事,儘管在第二季一開始並沒有成功,但之後的畫面裡都有成功進食,幫始木歡呼一下w
大概設定是兩人有點越線但又不是太過頭的氛圍,雖然當初是這麼想,但打著後記的現在回看卻覺得似乎有無法接受的地方了ˊ_>ˋ......。
《다른 마음이요》
篇名源自汝珍畫的始木的腦部構造圖,但也有想讓他們有『其他想法』的意思。初設定是始木發生一些小意外導致腦部受到撞擊,但因為醫生發現他腦部開過刀,擔心有影響到其他部分,而讓汝珍擔任身邊較為重要的人的那種存在去幫忙輔助他生活導回正軌的想法而寫下的。
基本上讓始木擔任著無語的角色是有點微妙,畢竟職業是檢察官(?)但想著他私下除了和汝珍一起幾乎沒有其他多餘未經思考的話時,又覺得好像說得過去。總之,在此篇設定始木確實影響到想說話的部分,但是情境讓他不得不開口說話。
扮演情侶這樣的題材似乎也出現過幾次,總覺得有點違心,所以寫得不太順手ˊ_>ˋ......。後半段關於始木詢問汝珍是否常收留他人也是我的筆記裡曾出現的一條『今天收留被害者家屬,也許哪天會收養流浪貓或狗,到最後就把相似的動物檢察官給撿回家了也說不定。』
總之,這篇後半段的始木走針地似乎有點嚴重......,也只能就這麼放著了ˊ_>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