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5

20220605




一轉眼就過了半個月,還以為上一篇是更久以前打的。最近每天都過得很罪惡,該怎麼說呢?一直以來都是矛盾的人,但最近覺得這種矛盾又像看醫生之前一樣困擾到我了,尤其這幾天。(不過也很神奇的是,每次當我情緒明顯低落的晚上,運動手錶連通的APP就會跟我說要記得紀錄週期狀況→也就是說,我的身體真的都能先於我反應出狀況,但我還是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上個月中想著給同事補補營養,閉著眼刷下了平常自己也捨不得買下的營養補品後,突然收到家人確診的消息,這當然對於現在疫情炸開已經算是普遍的狀況,但我的精神狀況卻直接爆炸了。有一種戰戰兢兢了兩年結果防不到死角的驚悚片感覺(抱歉這麼說有點過分。)總之,剛好接著休三天,我的零加七就在極度緊繃的狀況下度過,這點必須說家人還算是知道我對於這件事的重視,都有盡量避免在公共區及勤消毒。想起去年還因此寫了長篇給家人們說這件事的嚴重性......。總之,事情大概這樣結束。

就想起去年冬天因為家裡不知道為什麼有了水梨,就帶去店裡煲了冰糖水梨給同事喝,比起要求回報,我更覺得這是少數我能做到的事情而有些樂在其中。偶爾會在付出的過程中感到很矛盾,覺得也許他人並沒有想要我這樣做,這種時候通常就會困在自己的情緒裡。儘管已經有在吃藥控制,但還是難以調適這樣的心情。

前不久在店裡遇到一位同齡的兼職同事,在閒聊的過程中提及我們都遇過的一些不好的事,現在卻成了完全相反卻又有些相似的人。她一樣會買好吃的東西帶來店裡分享給大家,甚至在我們相處沒有很久就離職後的閒聊間,買了一本書給我,說是看到那本書就想到我,覺得送給我也是一種投資好的人事物之類的話。儘管她曾說因為經歷過的事,別人送給她的小卡紙條她看完就會丟掉這點和我完全不同,我還是覺得她在某程度上和我很像。不求回報的那種付出?應該這麼說嗎?......總之我除了好友以外第一次遇見這樣的人,不,應該說第一次在職場上遇到這樣的人。

上月底和一位同事C因為排班的事而有些大聲爭論,但也不是吵架而是討論關於該如何排班這件事。我向來都習慣晚些丟假,比起和人撞假去調整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有這樣的問題。在人力緊繃的狀況下,緊張地幫手排完了班表,同事C看到卻不滿意,但有些氣結的點是他覺得我的排班方式不可以只照SOP走,因為我堅持照勞基法,員工指定休假就該休假,而不是更傾向於先體諒同事不要連續上班這件事。他認為同事M不可以在上月底休假接著這月初休假,會造成別的同事連續上班,但對我來說因為是我們自己選擇後排假,就不該在這件事上執著。總之,他回家之後打了很長一篇給我,他希望我能更為自己發聲,而不是默默地就自己選擇接受等等的話。這讓我有些衝擊和氣憤(事後想來大概是這樣的情緒),衝擊大概是這不是第一次被這樣說,但當待過的職場都有類似的對話出現時讓我感到很不可思議;氣憤大概就是該照SOP還是該照著走,雖然知道對方不是有意吵架,但我當下和他討論的語氣已經能算在我情緒少數爆發的狀態了......。也因為這樣那幾天對他總是抱著歉意,但這樣的歉意又在上月底因為一些事情而炸開。不得不說我好像就是容易掃到別人的颱風尾,擁有開放的情緒中心就輕易被影響了。

反正我因為這樣+連續兩天忙碌到覺得事情做不完而沒有胃口吃飯,店長聽他太太說了之後跑來店裡說了我幾句,先是幫同事C道歉關於他語氣不好的事(他們是私交),才來說我要好好吃飯。但其實我也疲於解釋並不完全是因為對方的事,而是我在思考到底為什麼事情會做不完,從十點上班一路到七點除了午休那一小時腦袋可以暫停運轉,我似乎沒有能停下的本錢。

忙著忙著轉眼到了今天,其實前一晚就有情緒了。我的好友和一位香港朋友討論同事間本就不該有其他交流,「有利益的都不能是朋友」,大概是這句話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我喜歡平時同事之間上班的氣氛,也喜歡他們偶爾出遊記著大家帶回來的手信,又或是聚餐時的樣子,甚至很喜歡我買東西給大家,儘管常常被念亂花錢,我還是喜歡那樣的感覺。就如同同事開玩笑說的「妳的家人之於妳更像室友。」我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但那句話卻有點把我打回某個角落一樣,我知道本不該對此有期待,但我還是不喜歡那種被潑冷水的感覺。

今天一整天就只想著自己好吵,雖然曾經和同事玩笑時提過這句,同事也說「我遇過的魔羯都很吵。」但今天完全不行,於是禁言自己,幾乎除了和客人的對話沒有和平常一樣的話多。打著這篇日記的現在也看著等了一年快半的秘森藍光提不起勁,好不容易入的新坑也燃不起活力......。這幾天過得罪惡的意思,大概就是我覺得我本身就不該存在卻存在著,沒有付出或做到什麼事情就會像是不被允許的一樣,我討厭我的存在,所以更討厭直到現在都還說個不停的我。

買了很喜歡的香港朱古力牛奶和等了一個多月的模型,當下的興奮過後又是一樣的感覺,好累,真的好討厭這種感覺,為什麼吃了藥還是沒有辦法讓這樣的狀況好轉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