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秘密森林 - 有關감기、좋아、Law of Attraction





(這是我最近整理自己的文章常有的表情。)雖然發文都是一律用電腦,但平時其實除了看劇外用電腦的頻率並不算高,所以後期才開始讓自己利用時間以手機先打好部份草稿;而手機草稿除了有內建的便條之外,更常用的是Google的文件,但讓我困擾的是手機版本似乎沒有辦法分類資料夾,讓強迫分類習慣的我很不習慣,也很難知道自己到底哪些文章是幾乎完成和只有幾行字──尤其是我的草稿定名和最後發表的名字有時完全不同,有時發表過的名字又拿來暫時充當草稿檔名的時候更為困擾......。睡醒後有時間的話應該會來大整理一波。



《감기》

沒錯,會寫下感冒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感冒了。理由極為簡單又充分,連生病不舒服到只能躺在床上時都沒辦法停下運轉同人的大腦w。『她向來不是個喜歡讓人擔心的人,偏偏她又是讓人不得不留心的那個人。他迫切地覺得此刻需要知道她是否安好。』寫的時候一直想起第二季自己憋著的汝珍而有些難過,覺得始木那句帶點明知故問的句子讓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又不想再寫汝珍那樣令人心疼的畫面,於是就有了產生小誤會的想法──因為感冒而嚴重的鼻音,讓始木誤以為自己靠近了汝珍一些,也確實寫了讓始木多做一些什麼的舉動。

因為單身的關係,總是會被大人說「妳這樣生病的時候怎麼辦?」諸如此類的問話,其實有點厭倦回答了──從小就體弱多病的我也很討厭我生病,尤其是不得不請假得去看醫生而聯絡家長時更讓我覺得厭惡,因為我永遠會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直到身為家長的某一方妥協,再一路罵聲中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儘管後來開始打工、出社會工作後的薪水,也有不少都拿去看醫生,比起有人陪看我更寧願自己一個人焦慮到想要從地球上消失、再踏進去診間。所以說雖然在故事中、在追星的這些年都希望大家生病時能有另一個人照顧,但更希望不要有人和我一樣,生病了還要被罵,也不是我願意生病讓身體這麼差的啊......。(離題)總之,雖然前面這麼希望著,但還是更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




《좋아》

這篇始於我一直會思考也會玩的文字遊戲,在答覆大人問題的時候我總是喜歡默默玩文字遊戲,比如我會使用『不太喜歡』取代『討厭』,因為前者就算再不喜歡,也還是有喜歡的空間或可能;比如第N次被見面的網友們說長得一張高臉卻似乎身高有點可愛後,我總是說自己『不太高』而不是說『矮』,至少穿上鞋子也還算體面能看。綜合以上用詞,我想如果讓喜惡總是較為大人分明的小孩來問出喜歡不喜歡的問題時會很有趣,尤其是對比始木幾乎只有善惡兩面(當然他也知道灰色地帶存在的必要性,不然我想他不會在永恩秀打算以身犯險時去借了把槍。)

「允恩長大後也要找這麼帥的大叔嗎?」這句其實有點故意,讓汝珍脫口而出在她心中始木其實長得不錯,也有一點模稜兩可的可能性在,可惜當時文章安排中並沒有讓始木對此多加思考。稱別人為朋友或同事這點來自大學親身經歷,有次和同學討論到這個話題──如果在學校是比較要好的,出了校門和別人提起就會說『我朋友說。』但如果沒那麼熟,說的就會是『我同學說。』記得當時下課走往公車站的彼此還在馬路上驚呼這些從來沒思考過的習慣用語。所以故意在這裡讓汝珍和始木思考到底對於彼此的定義是什麼。這也是我的故事總是傾向保持單篇獨立的原因,這樣才讓他們有更多空間思考其他可能,也許也是因為我對相處後的人際關係不熟練,不想將文章引至我也不擅長的方向。

最後結論也說明了為什麼這篇會定名《喜歡》。(這也是其中一篇和舊文草稿重名的一篇ˊ_>ˋ)




《Law of Attraction》

我有個很奇怪的習慣,越是熱門的東西越逃避,比如國中老師們都說武俠就要看金庸,我偏偏一本都不看,跑去看了臥龍生;比如小學大家都知道福爾摩斯,我就跑去看亞森羅蘋(直到高中畢業那時看了BC的新世紀福爾摩斯才改觀,還有我家閃尼直接出了首叫Sherlock的歌w)。諸如此類不明所以的叛逆,當大家都在討論《秘密》這本書有多厲害的時候我也不看,而是到很多年後和朋友聊天才了解書中所提及的吸引力法則。自己這些年沒有透過那本書給予的想法也很好地實行了吸引力法則,多次追星成功,所以也許有一天我也會把那本書拿來看也說不定。說到書,近幾年《原子習慣》這本書總在誠品推薦書單上,出於好奇我也買了一本來看,才發現這些年我根本就是一直有這樣的習慣,和厲害的人所建議的方法有意外高的重合度時讓我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儘管閱讀那本書並沒有讓我獲得其他太多,但至少肯定了這些年我的努力是有套系統可循的,也是不錯的事情。以上是關於吸引力法則的部分。

不知道是不是個性使然,我總是相信屋漏偏逢連夜雨,也相信雨後會出現彩虹,極為矛盾的立場讓我在寫文的時候也會習慣有這樣的安排,一連串的事情引發主角對於事情有不同的想法之類的等等。其實有時候我總會想就算把始木汝珍的位置對調,故事也還是會有差不多的發展,因為他們就是我想像的樣子。雨也讓我想起了《비오는날》這篇,同樣是下雨,同樣發生了不同的事情,但他們遇見了對方,而且發生了不同事情的導向。

儘管我總是更傾向一個人,但還是喜歡看一個人為了一個人而做出的一點點改變,比如始木看見了汝珍即將衝進雨中而像當時阻止她找上長官而拉住她的手,比如汝珍見過始木直搗警察局的不禮貌而陪同走回情報局。都是很小的地方,但我喜歡他們相識兩年瞭解彼此後而做出的這點改變,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寫文的想法──彌補那些我們看不見的美好瞬間。




以上,我終於把目前所有篇章的後記都補完了,接下來有時間應該就會一邊修改放置有點久的草稿們,也會重新閱讀過去寫過的東西,修正一些當時沒注意到的錯字等等,也想像當年在天空做篇總目錄,每次要找自己的文章和回想內容真是考倒了吃藥一年多的我ˊ_>ˋ

感謝閱讀我拙作至今、甚至願意留下留言的朋友們,即將寫滿百篇的始木汝珍,我會再盡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