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目標 ( 3 / 3 )
終於寫出了很久很久沒有寫的幾乎沒有對話的文體,總覺得像是回到了初學寫文那時,有些陌生又有點熟悉,就像是不時發作的『毛茸茸的小問題』。
一直覺得始木很適合用這樣的方式去進行故事,畢竟比起跟他人的對話,他似乎更多是在自己思考和演練著與人的相處。第二段那個嬌小身影其實就是我的大叔裡至安在東勳手機偷裝竊聽軟體的那一段,一種讓我的CP們互相串場的概念,希望下次東至寫出來也能讓誰出來一下w。關於感覺就和他的頭痛一樣,因為動過手術所以感覺的能力非常薄弱,但如同汝珍所說,他也會生氣也會有各式的情緒,沒有人提醒他的話可能就會繼續忽略那樣的感覺,啊不行,這種關於感覺的事情真的好難敘述,大概就跟느낌있다那篇寫的一樣,決定pass關於這段的想法。
很習慣用列車來比喻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本來想用第二季始木在休息站看著人的畫面做為聯想來寫,但又覺得列車這種沒有私人空間的更能有些刺激(?),所以捨棄了那一段而寫了新的段落。至於東載,始木都這麼認真把他拯救出來(雖然第一季差點幫汝珍給他上銬w),相信他是會記在心裡的那種人,可能會有種『我必須要去跟他多聊兩句不然怕他孤獨死沒朋友還會被排擠。』的自我犧牲(?)情操,所以總嚷著路過就會去看看始木。
因為河叔的關係,所以這兩年下班後我都會走兩站捷運站的距離再去搭公車回家,有時候會直接走一個小時半的路程回去,記得我以前也是會避免和人有視線焦急的低頭走路族,但這幾年因為出國而改善許多的社交恐懼症讓我能如普通人一樣的視線走路。這兩年的走路訓練讓我多了些時間放空或思考,走著走著就會想為什麼自己會活到現在,又是為什麼選擇改變,甚至是這樣的路還能堅持多久呢?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是多得這些時間才能讓高敏的大腦寫出一篇又一篇的文。這篇就寫出始木走著自己的路,思考著人生的某一個我的樣子。
在汝珍家那一邊相信很多人都感到有些遺憾,明明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浪漫賞夜景卻有一方被困擾著沒辦法如過往相處一般自在,但也因此讓始木主動問出了一句:「妳最近不畫畫了嗎?」說是直接也可以,拐彎抹角卻讓對方也接收到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也好,都是需要默契和足夠的熟識才能讓人覺得感動和安慰。始木能從他人的言行舉止去判斷,當汝珍出現凡人的反應時相信始木更會感到失落,畢竟是第一個願意踏進他世界去瞭解他的人。
列車也好,行星也好,都能象徵活著的樣子。前半段盡量讓汝珍的名字不要帶有個人情緒,畢竟在熟識之前她對於始木來說還是『他人』。但隨著他快到家見到對方,才慢慢安排後面的段落汝珍的名字出現是多了些情緒性的形容,因為已經不是別人,而是相處在一起的人(就和最完美的離婚裡曾說過的一樣,『自己以外的全部都是別人。』大概是這樣的想法。)
家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和想法,所以當始木家也能亮起暖黃色的燈時,相信他也是會期待這樣的事情的。( 題外話,在文件中打時明明都是一小段三到四行,但出現在自己電腦螢幕上忽然都是兩行一段感到有些糾結,可能以後還是用手機看會好一些ˊ_>ˋ。)
至於這些問題大概就是人常有的問句吧,就算對象不是戀人也可能會想發問。比如我發作的時候就常會問好友為什麼到現在還願意陪在我身邊,這樣讓自己感到很負擔的情緒難道在對方身上不是嗎?意外地發現對方很有耐性卻也覺得對方真的傻得可以,可能也是因此才會讓好友的地位比我家人更高吧。前面所說家人比室友還不如,嗯這麼說有點不好,但對我來說確實是如此。
寫到後面終於能好好寫出他已經和汝珍在一起且有一段時間了(都同居了w),至於關於家裡的想像當然就是始木的日常和特權了。最後那些答話,就是想讓收尾更完美一些,明知遺憾才會讓人印象深刻,但就是想要讓喜歡的CP們都有個很好很棒的句點。
大概是這樣,雖然很痛苦但還是多少感謝前些天又陷入情緒中的自己,放空了點也多想了點,才能寫出這篇所想寫的文。
晚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