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覺得這篇的意圖很明顯,如果是常在噗浪或是其他地方被我荼毒的人,大概能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篇的原因。這麼說有點抱歉,借了自己喜歡的角色們來表達這樣的情感和不安,只是覺得似乎換個角色來說出這些事情,自己能好過一些(?),所以在還算合理的情況下稍微安排了這樣稍嫌沉重的內容。還是想說聲抱歉,這篇並沒有慣例讓自己感到微笑的片段ˊ_>ˋ。
之前曾經有朋友說過我總是已讀很快,可能怕錯過別人的訊息會讓對方感到焦慮之類的,總之是個就算已讀也絕對不會沉默的人。這件事從好友口中說出來更讓我認真思考,是不是太過認真看待每個人的發聲了,『我是個常常被忽略的人,所以不希望別人也感覺到這樣的感覺。』從國中就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每年逢年過節就給老師們寫卡片,國小到國中每一科、就算沒教過我只要認識的老師都有,以此為藉口也買了不少文具。直到上了高中後,有次看著一位國中老師笑著收下後隨意扔進抽屜深處的動作之後,突然覺得好受傷。『原來這樣的心情不見得會被好好收下啊。』當然我不能強行要求別人收下後的任何動作,也會想著明明其他老師也好好地收下了這樣的心意,為什麼我就是無法忽略這唯一一個舉動呢?雖然當下有釋懷一些,但從那之後就當回了隱形人。
就連主動了仍是被動被想起的隱形人。高中是我最不想記得的過去,太多不好的事情發生在那三年了,只是越想不在意就越難忘記。那陣子因為喜歡SHINee而自學了跳舞,在班際活動的時候被意外發現後主動帶著全班學習。當下還是很開心的,覺得能藉此讓大家看見更多SHINee就好了,也滿足了自己雖然有社交恐懼但其實也很想享受眾人目光的那種心情。活動結束之後,班長拿著獎勵單在自習的早晨上臺給班導師過目,因為太安靜了還是能聽見壓低音量的對話內容,「還有誰沒寫道嗎?」班導師的目光是一個一個從大家低著頭的頭頂掃過,意外和我視線交接後低頭說了我的名字。『原來都鼓起勇起站在這麼多人面前了還是看不到我啊。』接著想起了高一下學期重新分班,但新班導師延續前一學期班導師的選擇──「信任X老師的眼光,拜託妳先繼續擔任副班長。」而她、翌日就在全校面前因為點名點太久而被破口大罵表示懷疑我的能力。大概是那時候變得更嚴重的,我的社交恐懼症。就算後來因為活動鼓起勇氣站在大家面前,還是沒能壓下被盯著就會焦慮到想即刻死亡的那種心情。
到了大學之後,因為刻意選擇了很遠的學校,下定決心重新開始。比起壓下自己想隨意開口的念頭,突如其來的吐槽玩笑似乎也結交到了不少朋友,但又同時矛盾覺得那樣的自己會不會又無意傷害到了別人(又是高中的事情。)。總之開始在『那樣的對話其實有時很有效果、別人也許沒那麼容易受傷』和『會不會有時又句點了別人』的困擾間擺盪。問個路過了半天還會思考自己到底怎樣能表達的更好的我,在家中發生一些重大事件之後,個性就變得更糟了,關於現在自己仍努力接受和習慣的黑暗部分。
因為有著喉嚨的關係(人類圖),雖不是個表面上會說出來的人,但總在SNS和日記上寫了很多,也會在『要這樣困擾他人嗎?』還是『我只是抒發情緒,也許偶爾有求救的訊息』中困擾。結論來說就是個不管怎麼做,都會讓自己陷入自我厭惡的情緒裡,只要心還能跳、大腦還能思考就會有這樣的狀態,因為慣性思維,所以結論總會導向最糟的那一個──每個人都知道的那一個。
這一次發作真的很痛苦,每一次發作都覺得痛苦過上一次,不會有比我這當下更激烈的情緒了,但總有下一次的發作會打破這樣的想法,偏偏這樣的念頭會是永無止盡的。我甚至很認真的思考信要怎麼寫,該交給誰,依舊想好了應該可以怎樣帶點幽默地自嘲那樣的結局。在哭到看不清鍵盤、寧願不已讀也不想在沒辦法好好回覆時點開的訊息裡看見了好友的「還好嗎?」才想起我又想著要逃避而改了LINE的名字換了照片,當我以為這樣就能隱藏到全世界都找不到我的時候,卻意外地當不了隱形人。
在那一瞬間腦中忽然就閃過了之前每一次發作收到的訊息堆,哭的慘況大概和發作中差不多。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只會造成別人困擾的人,沒想到也曾是對某些人來說很重要的人,而那樣的意義並沒有因為我的負面而改變。『原來在那麼多人眼中,我也不是真的那麼糟』的念頭再一次把我拉了回來。總是在這一刻決定要繼續活著、苟延殘喘也沒有關係,然後在下一次發作繼續後悔自己為什麼前一次沒有結束的輪迴大概會是一輩子吧?像是放羊孩子的我可能這輩子真的、就是這樣的命了吧?總之哭完之後,這次也像慣例把那些訊息好好的存起來了。真心希望自己能像好友說的,「有一天能願意再對世界上更多的事情抱有興趣和熱情,願意為了期待更多有興趣的事情努力實踐踏實。」
這次的文拿來寫我個人的事,感覺真的很抱歉,但想自私一次,希望未來的我回來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能釋懷地給自己一個擁抱,說聲「沒關係」。
2021.07.02 更新
寫了很多自己的事情,完全忘記了要交代文中一些安排QQ
『汝珍無法從始木的臉上判斷出情緒,只覺得一瞬間心似乎抽痛了一下。』其實以前看文的時候不太懂這樣的描述,直到後來看劇看見喜歡的角色哭的時候,真的心臟會有這樣的感覺之後,才終於理解後也寫出了這樣的句子。『伸手拿了顆視線範圍所及的糖果打開包裝放入口中,餘光瞥見始木對自己行為的皺眉。』純粹是始木覺得剛吃完飯就吃糖果的行為有點特別w。
『聽我本人給了這麼高的評價還不能相信自己嗎?』也是我自身的狀況,相識十多年的好友總是很真誠地給我安慰的話,偶爾會在玩笑之間很認真地肯定我這件事,還是會讓我難以置信,不是不相信對方眼光,而是不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本事......的感覺吧?
『感到不舒服的時候,比起去瞭解痛苦的本身,避開會受傷的來源的確是最簡單又直接的答案。雖然這麼說聽起來有點被虐傾向,但沒有成長是不經過眼淚的。』『我們都不是最好的人,但已經是現階段所能做到最好的樣子了,』『不用對自己沒有做錯的事情道歉,也不用對自己本身存在這個原因感到抱歉。』前幾年好友曾經順著我提到催狂魔代表憂鬱症的話,提出了記得使出護法咒、不要在原地猶豫太久,這幾句話是在那之後某次發作的時候,想起了這比喻後寫下給自己的,沒想到寫文的時候剛好翻了一下就寫進來了。
唉唷發現自己因為始木的關係總是用樹木來比喻,嗯,這次的煩躁感大於以往,下次還有的話就換個東西吧。文章最後依舊拉回了不會是悲劇走向的微搞笑路線?
大概是這樣,又是很長很長的一篇嘮叨後記。

這一次,也謝謝妳們救了我。
由衷感謝每一次都對我伸出手的人們,那些訊息我也好好地收著了,我也會努力練習把它們放在我能看的見的位置。
容我再說聲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