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通過檢定還放首圖,我真的是看很開了XD
雖然一開始本就沒抱著會通過的心情在等待成績,但還是忍不住在兩點打開手機不停刷著頁面,等了兩個小時直到下班都沒看到結果。回到家後開了電腦繼續掛在網頁刷,洗完澡出來剛好看到結果。我本來以為會全部成績都很低,尤其是寫作的部分,沒想到前幾天開始惡補的寫作技巧和當下死命擠出來的一點點還是拿到了22分,至少不是零分,如果還有下次的話感覺心態會更輕鬆一些的。聽力的部份這數字讓我想起了考統測的時候只比數學多4分的英文成績,當年因為不想念微積分而選擇了英文相關的科系,想一想也真的是勇者(?)只有44分也敢去填。還是到大四因為漫威和哈利波特狂刷英文才拉上來,儘管四年來從沒有被當過,成績也都不算太難看但還是很不踏實就是了XD。 所以回來聽力也是比想像中的高幾分,畢竟寫測驗題的時候大概都是接近40分而已,運氣可能好了一點點。閱讀的部分真的就不意外,這次準備明顯不足,尤其是越到後面越長篇的文字根本看到大腦登出Q_Q 。差了28分能通過三級,就算真的猜題答上去感覺也是不踏實,明年如果也是考年底的話,會更認真準備的──和好友約定明年要來去韓國玩(聽起來是很棒的藉口w)。
昨天終於去拔掉了最後一顆智齒,當下有多緊張呢?Apple Watch顯示我的心率140......。醫生說牙根有點壯碩,前後塗了三次麻醉,半邊臉都麻痺到不行了還是對於被拔的當下很崩潰,眼淚在口巾下飆了好幾滴出來。如果讓我排列此生體驗過的疼痛,第一名絕對是拔罐,第二名是當年讓我跛腳+腳麻一年的腰痛,第三名一定是這次的拔牙了。刺青完全都不在榜上XD 說到我的牙齒,16歲那年因為咬雞排(我就是金身...什麼部位都容易因為芝麻綠豆小事小病小痛的QQ)而讓一顆原本就長得有點傾斜的牙齒有點搖晃,不安的我跑去看牙齒,當時的醫生一看就說那顆是乳牙,還很興奮在診間大喊:「我沒看過16歲還沒掉完乳牙的耶!」真是讓我羞恥到爆;在他判斷那顆牙後還有顆新的牙齒、可以拔掉原有這顆後就這麼被拔掉了。然後他說:「看錯了,以後可能要存錢植牙」。對,就是這麼雷的事情被我遇到了,還記得當下我難得有想生氣發飆卻又無從發洩的情緒,隨即變成「不然我還能怎麼辦?都被拔掉了......。」那時只覺得家裡那麼窮,感覺我也不會有錢可以去做這件事,變得更加沮喪了。而最意外的就是,拜昨天拔掉的那顆水平智齒所賜,我的牙齒全部被往前推,原本那顆傾斜被拔掉的牙齒因為占地不廣(這用詞XD),不太困難地解決了漏風的崩潰。所以昨天看著被分成三段拔離牙床的智齒時還是有點小感傷的,感謝它盡了最大的力幫我省了點錢。
也因為昨天幾乎緊繃到炸掉的經歷,早上其實有點爬不太起來,尤其是想到要搭一個多小時的車回家投票又感到有些懶惰。但又想到這是我生在民主自由社會的義務,難得什麼服飾化妝都沒特別搭配,直接上了車回我的童年地。前幾天其實有個測驗,僅用政見來選擇候選人以避免根本對人有偏見的可能,我選出的答案居然是各30%,真是謝謝,一點幫助也沒有。搭車回去的路上點開了選報,一條一條的看了每位候選人的政見,直到蓋下印章的那一刻都還是懷疑著自己的選擇。大概是一種悶悶的鬱卒感,明明是民主卻覺得不夠自由,在長年藍綠鬥爭後要給予其他人機會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年輕人和老人的選擇變成了對立。和好友聊到前些年還能稍微理智一些討論政治,現在只要不是藍就是綠,直接讓民主社會變成了黨派鬥爭,真的很可惜,我想我鬱悶的原因就是明明大家都可以讓自己居住的地方變得更好,卻更多是因為黨派而讓很多可能性變成零。要有新人新力量橫空出世,暫時都還沒有希望吧ˊ_>ˋ......。
前兩天準備投票前在臉書轉發了一篇文章,也寫下了這段文字:「我雖然是個前些年瘋漫威電影瘋到會特意畫假,衝上映第一天的早上第一場去觀賞的狂人,但我同時也會為了自己的未來請一天假去投下我的選擇的臺灣公民。年紀雖然也到了快要只剩下說的年紀,但我還是會好好執行自己該做的事(薦骨人嘛)。結果也許不會如意,也可能對我現實生活沒有太大實感的改變,但至少嘗試過了,這不就是一直以來被大人們灌輸的觀念之一嗎?」我想,我正在慢慢變成大人了,而且不是自己所討厭的那種大人,實屬開心的事。
前幾天上班的時候帶的書是《你發生什麼事?》裡的醫生早期出的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對書中一句話感到很有共鳴,如果在青春期前沒有流利的第二外語,之後學的語言都會有原有的口音了。忍不住感謝當年即使沒有人支持我但我還是頭一次堅持學習的粵語,也許就是它奠定了我對語言的熱情和聽力的高度集中。儘管我的聽力在這些年總是以接近滿格在慛殘,但我還是能很快的聽出語言中所想表達的,就算聽不懂也能感受歌詞曲目所想傳達的故事。學無止盡,我想既然這是我想且喜歡的事,我會在生命結束之前再更努力發展它們的。
最近上班總會多和客人聊幾句,我和店長說覺得現在服務業尤以餐飲來說,我會特別留意服務親切的人,也是那種為了這種莫名其妙理由再次回到店裡消費的人。我高中第一份打工只去了六天就被老闆以「妳可能不適合這行業。」而解雇了,誰會想到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做回了一模一樣的工作,也因為前些年工作經歷,我甚至能和客人閒聊,並試圖從對話中得到更多想法,也在學習如何拒絕規則外的要求,我都在想這份兼職是要讓我學習放輕鬆面對工作,並再試著從人與人相處中得到成就感。
沒想到當年出街都得戴著口罩遠離人群,被問路會緊張十幾分鐘直到都過了一下午還糾結於心的社交恐懼症終於被正名為不特定型焦慮症,而這些讓我能感到安心和舒適的藥物也在習慣慢慢改變後得到了更好的結果。我一直相信人生會充滿困難,但又矛盾地偶爾喜歡它所帶來的意外成就感,這就是我的人生吧?
最後再聊一件埋藏在我心裡十多年、只有當年好友是唯一知道這件事的人(但她應該不知道我直到現在都還夢想著這件事)。我從國小就很喜歡唱歌,國中因為開始追韓團的關係而看著Youtube自學了跳舞,也因為同時期追了日本藝人學了些基礎日文,這些全部都是因為──我其實有過想當藝人的夢想。現在終於坦承出來也是因為我覺得我到了年紀,儘管我並沒有跟好友以外的太多人提過這件事,但我還是希望未來的我記得『妳曾經為了達成目的,去參加了唱歌比賽、去參加了公司的試鏡,儘管因為妳的焦慮症影響妳一直以來的表現,但什麼時候開始一件事都不遲,所以在能力所及範圍,就再抓住機會試試看吧。妳一直想接觸的演戲,隱藏在黑色通道內的慾望不是說的很清楚嘛?長得比妳好看的比妳高的多的是,但如果妳能像學語言時付出一切學習表演,我想我是可以相信妳的能力的。」
坦承自己心裡最深處的秘密原來也是會耗盡全力的,和刪掉過去亂七八糟的推特一樣辛苦。先來睡一覺,明天回家後繼續刪除前些年亂發多到不用封存檔案看不到的照片們。下一篇也是會聊聊三年一次的94計畫......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