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於補完進度了。在連十天得上班的第四天,一早就加班忙到最近都得喝點B群飲料才能清醒一些、下班到家洗完澡得先補眠個兩小時的現在,終於照預定計畫來完成目前為止的後記們了。
《羅卡定律》
『當兩物接觸的瞬間必有東西會被留下。』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看了一套港劇叫做法證先鋒,當時因為太喜歡,甚至在長大後網路上還能找到檔案(港劇也是真的很難找QQ)後又重看了兩三次,國中重看時甚至想當法醫,被老師吐槽英文太爛沒辦法XD。整部戲除了關注主要演員們看起來超專業的知性模樣,偶爾出現的句子也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破題的這一句,沒想到這麼多年後居然讓它成為了我同人的靈感來源。
一直很想寫這種物理上、因為距離相近而留下的東西,可能是犯罪系列的電視劇看得多,什麼CSI之類的也看了不少,所以對於情侶間、甚至是一般人比如指甲縫可能會殘留些什麼的都會有很多的想法。這次直接讓口紅印配上白襯衫領這種劇情出現。
其實因為是在推特打的小短篇,反倒沒有太多想法。除了以上關於這定律習得的來源外,好像就是篇想讓兩人多點什麼的念頭在驅使。
《Study》
其實對於標題是要使用研習還是學習想了很久,但想著其實某部分也想讓始木學習(?)那種純純談戀愛的感覺,所以最後還是選用了這個單字。雖然現在看起來,仍舊是取名苦手;每次回看自己寫的文章看標題常常會想不清楚寫了哪些的程度......。
寫的時候腦中有大約浮現了Law School的教室場景,前不久也短暫幾秒思考過是否要重返校園去讀一直有興趣的東西(當然最終還是打退堂鼓,先不論目前經濟壓力,似乎臺灣在這一方面並不算特別專精到、非得本科出身才能進去選念的感覺)。離題了。總之想著以前不定時會有那種研習的課程,也許讓始木帶職去學習些新東西是新的念頭,加上覺得他似乎也到了該被培養的年紀等等,雖然我本身不喜歡也不覺得這種課程是必要的,但就、可能還是種文化吧?(想起兩年前某次被迫上課的可怕經歷......)。總之,覺得始木是那種在學期間會非常認真坐第一排、聰明但又對人際關係無興趣的那種學生;出社會尤其是他的公文量,感覺他會是分秒必爭,坐在後排聽著不一定會吸收的內容易邊善用時間處理公事的人。
想起國中時常常和同學上課傳紙條,感覺這種略為幼稚的行為如果出現在兩人之間會有些有趣,抱著這樣的想法讓兩人玩了一下。當然也要被老師點名一下才會收斂這種微妙的惡趣味也不能少w。讓相差五歲的兩人當同學感覺也會是件有趣的事情,大概是這樣。
《0602》
標題和文章就是慶祝始木生日,汝珍貼心宣導:請不要將密碼設為自己的生日(誤)。
每次翻看手機兩人的照片時,總是會看見他們掛著識別證的樣子,因而有了這樣玩他們的想法。我有思考過第一季時始木進出西部地檢會刷卡進閘門,但也猜想也許不是每個辦公大樓都會有這樣的設置,可能會有掛著識別證加上他那張上過電視的臉就能進出的大樓,而警察廳似乎就比較沒有這樣安檢上的安排,這樣思考過才安排這一段的。
其實對於生日,我自己本人......是到現在都還是有點難以接受的,雖然總是會寫小卡片、上份工作會和幾個同事秘密準備其他人的生日蛋糕之類的,但其實兩位共事更久的同事都知道我其實不太喜歡在眾人面前、自己一人的時候也不太喜歡過生日。所以她們當時偷偷把蛋糕藏在二樓,本來想錄下我的反應、並讓我一個人小小地過,沒想到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衝一個太快,同事只錄到我看見蛋糕無措又慌張的爆笑。這段很離題,我總是覺得每個人的生日都很偉大,不管一年中發生過多少事情,至少這世界上會有那麼一天是屬於那一個人的,而且也因為覺得生活或生存很辛苦,每個人的生日都值得慶祝一番,不管是低調的還是歡樂聚餐的,『如果有人為了你的出生而感到開心是件幸福的事吧?』抱著這樣的念頭給始木寫了即將追滿三年、第二次寫了生日文。
始木也許覺得自己不在乎,但看見他在特檢組時少見的與人分工(雖然也有監視的意圖在)、並和大家一起去汝珍的屋塔房吃飯,都在在地顯示他清楚人際交際,相比第二季他甚至拒絕了兩大主管的邀約,第一季能留到飯局最後,感覺始木也是某程度在適應這種感覺......吧?所以就也安排了讓特檢小組以此為藉口再度敘舊一波。大人嘛,好像都得要有藉口才能見面一樣。
『汝珍正要拉開留給他的座位時,他站著沒動,倒是有些執意地看了看旁邊的位子——金正本的包包正放在那個座位上。「啊,我今天是提早下班的,擔心等會可能會比較頻繁出去接電話……,方便的話,可以跟你換個座位嗎?」汝珍對著金正本開口,於是後者便換進了她原本靠牆的座位。始木這才坐在他的座位上。』這一段是想表達汝珍對於始木的心思瞭若指掌的程度,他們當初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get到彼此對於泡麵和拉麵的問題,我想汝珍對於始木的行為表現也變得更清楚了。
『我們都是同一天誕生在這地球上的呢!』偶爾也會思考每天都有那麼多人出生,又有多少人能夠遇見彼此呢?而同天出生的人又會各自遇上什麼樣的命運呢?我最討厭的高中時期遇上了兩位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的人,但我和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樣子。可能是家庭成長因素造就了個性的不同,又想起韓星中也有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的,當她在努力想要發光時,我好像一事無成等等的,所以對於同天出生(不管是不是同年),其實都一直有某程度的興趣。
至於故事的安排,的確就是在他們喝的酒中出了問題。不是意有所指年輕人玩太大,而是重點在不要接受陌生人的東西,當然這裡安排其實更傾向於他們沒注意到杯子而拿錯,才會喝到別人的酒杯。也是因為這樣才能讓這樣的意外發生哪!XD
而生日的時候如果能和特別的人一起度過感覺也是一件滿不錯的事情?所以這重責大任當然還是交付給汝珍,讓她陪始木一起過生日。『不是生日也要快樂。』是送給前不久過五歲生日的姪子的話,不管怎麼樣都希望他能快樂。
沒想到轉眼就過了五天,順利把所有後記都補完了。接下來幾天也許維持的會是日記或是新的一些小片段也說不定。感謝從2020年就一路看到現在的人,打從心底感謝喜歡我的文章還有充滿各式碎片、亂七八糟的murmur後記,真的,非常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